2014年3月27日 星期四

在有限框架中展現無限可能, 我聽Rosalyn Tureck的平均律 - Rosalyn Tureck's Bach

經典的Tureck, 大巧不工的1953年錄音
        這套1953年的經典平均律演奏, 可以聽得出來Tureck在此時似乎還是帶著大鍵琴的風格在鋼琴之上演奏.  不去強調鋼琴在音量上的極強與極弱, 以及速度上的彈性, 完全自由的十指盡展鋼琴所能表現出來的音色觸鍵(touch)與對比, 真的是酸甜苦辣, 五味雜陳; 甚至是乾澀到接近破裂的高音觸鍵音色, 令人回味不已.  Tureck選擇的速度向來是不徐不緩, 乍聽之下可能會覺得平凡無奇, 但仔細聽進去, 每次卻是如同發現新大陸般的欣喜, 以及沈澱在其中由十指所展開的無窮音色的小宇宙之中!
我唯一的Tureck LP!
        Tureck的LP不太常見, 上面提到的1953年平均律其實買了有一段時間, 但那時初聽之下, 的確沒有領會到其中的"微言大義".  倒是前陣子買到這一張1982年CBS發行的唱片, 一聽之下驚為天人, 才又翻出這套早期平均律來聽.  值得一提的是, 想到當時也是由DG發行的兩張一套Goldberg Variation, 那時嫌它貴沒有下手, 現在回頭去找, 卻是已經絕版了, 只有買到了VAI出版的1995年St. Petersburg的現場錄音.  可以把Goldberg Variation彈到非要兩張CD才能收錄得下的, 說實話, 除Tureck外一時到想不出還有誰.
1995年受邀到St. Petersburg演奏的實況錄音
        彈Bach的名家太多了, 各有各的特色.  早期在台灣, 知道Tureck應該不多, 因為第一是唱片不多, 二是媒體少人介紹她.  我還記得後來第一次聽到媒體把她冠上"巴哈的女祭司"之名, 還奇怪此號人物是哪裡蹦出來的.  但你聽聽她在1953年的平均律, 或許就會明白, Gould說受到她的影響是真的; 比較起Gould的略帶"機械化與強迫性"的演奏風格, Tureck在音色的層次, 演奏帶給人的想像空間上, 對我來說, 是比Gould更上一層, 更具音樂性與深度的演奏!
        有趣的是, 聽她1995的Goldberg, 或許是錄音的關係, 早期的味道卻是不見了.  除了速度上仍然著維持不徐不緩, 鋼琴在動態上的優勢(比起大鍵琴), 極強極弱的動態對比, 比起1953年似乎刻意的壓抑鋼琴動態的表現, 可說是更"現代"的演奏了.  其實縱觀二十世紀巴哈演奏風格的歷史, 1953年的平均律錄音或許正處於一個由大鍵琴演奏巴哈的主流開始過渡到由鋼琴取代的時間點!  雖然風格有些不同, 但Tureck雋永的演奏始終令人回味不已!
        此篇的遺珠之憾是目前還是未能找到DG出版的Goldberg來聽(VAI有出版不少Tureck的錄音).

2014年3月24日 星期一

2014, 3/24 獨裁與權力傲慢的聲音 - the Sound of Dictatorship

Taiwan democracy tramples by dictatorship and their arrogance!
        台灣面臨巨變與抉擇的時刻....紀念這些照片所發出的無聲的音響!  Bravo!  Our precious youths and students!



2014年3月13日 星期四

方便性 vs 傳真 - Connectivity again!

Decca Gold in FR shell
        這是朋友托我送JW換針的Decca Gold.  最近漸漸發現其實台灣手上有Decca唱頭的發燒友還是不少.  這位朋友很有心的還將pin與唱頭接腳上錫以保持固定以及接觸性....
New tip by JW
Front view, new tip
        上回帶著我自己的Decca Gold到南部, 讓他們聽聽看Decca唱頭的聲音; 一位的主系統是Roksan Shiraz, 一位是用一體式的Ikeda 9.  兩人的系統都表現的非常好.  而這兩個唱頭設計其實都有注意到一個非常重要的重點, 那就是接點的減少.  接點的減少, 其實不只有焊點的減少, 相對的, 訊號在不同材質間的轉換傳遞, 以及接觸阻抗都是影響音質非常重要的因素!  而且, 一個不可不知道的事實是, 不管你用得是再發燒的焊錫, 其實焊錫是一個非常差的導體, 它的主要功能其實是固定接點用!  可是唱頭輸出可以說是音響訊號裡頭最微弱也是最源頭的一環, 這些多餘的接點以及焊點其實已經限制住您唱頭的真正表現!
一體式Ikeda 9, 最理想的做法...可惜是已經再也找不到人維修了
一般型的Ikeda 9....畢竟不是所有唱臂都可以承受一體式的重量
Roksan Shiraz...聰明的做法, 少了一個接點
        其實之前也提到過, Decca Mk. V/VI/VII它們要與師兄Jubilee, 或是前輩Mk. IV去比, 一個先天的不足就是多了一個接點(其實正常的Mk. V/VI/VII雖然多了一個接點, 但它們先天的能量轉換優勢已經比一般的唱頭更逼真了).  而事實上, 如果你補足了這個缺點(例如我之前提到的直焊), 你會很清楚地發現, 他們的音質可以提升到非常接近Jubilee/Mk. IV的境界, 差別的只是不同的聲底.  不過, 有了adapter的存在, 方便的是你可以輕易的更換Mk. V/VI/VII的主體.  要一再強調的是, 唱頭的直焊必須非常小心, 沒有十足的把握請不要下手, 因為唱頭線圈的線都非常細, 焊接所產生的高溫非常容易就會燒毀線圈!
        大家有沒有算過一般常用的唱頭蓋加上四條小唱頭接線的方式, 增加了多少接點以及不同材質界面的轉換, 甚至是增加多少用焊錫當導體的機會??  以及你是在怎樣的條件下去比較不同的唱頭?  去除掉這些"多餘的接點"後, 你會訝異原來你限制了多少來自唱頭轉換出來的能量與細節!

2014年3月8日 星期六

自己刻黑膠唱片? - Vinylium Dubcutter

Vinylium Dubcutter - Cut your vinyl in your home!
        偶然收尋到這家瑞士公司Vinylium有在幫人維修Neumann刻片頭, 並且生產自己的刻片頭SC-99(可能是改自Neumann).
Vinylium SC-99 cutting head
        更有趣的他家居然有出一套可以讓你在自家刻片的設備"Dubcutter"(20~18k Hz).  只要架在Technics 1200/1100唱盤上就可以了.....當然, 你得要找得到空白的vinyl才行!  然後你就可以有真正的直刻唱片! (這真的有市場???)
Dubcutter on Technics turntable
        自己刻片當然有趣, 但我更有興趣的是這隻"Dubcutter"的驅動結構....還有他家生產, 非常土炮的RIAA phono stage (with external power supply).
Vinylium RIAA phono preamp
        ....因為以他家網站上的價格還算不太貴(以瑞士貨來說).

2014年3月3日 星期一

黑膠的"黑暗"面 (一) - The Dark Side of Vinyl (I)

Sigur Ros限量版LP "INNI", 透明的vinyl

        LP唱片在近來似乎有復興的趨勢, 許多朋友認為這是大家回頭發現LP還是比較好聽的原因.  我個人是不太以為然, 並非認為LP不好聽, 而是不管是好聽或是不好聽, 會講究到發燒友在談的音質部分的圈子或是族群, 其實都還是少數.  而且我個人最近認為(有可能是我的LP系統還不夠好), 其實CD(我的CD系統其實也一點都不highend)並不會比LP難聽; LP或是CD其實只是代表著兩種表現方式有些不同的罐頭音樂的媒體.  各有它們的優點和缺點.  但以聽音樂的角度來說, 優秀的CD系統一樣可以讓人腦因為聽到美妙音樂而產生的"恩多分"大量放送.  以發燒友的角度來看, LP的確有CD所無法企及之處.  但就如同黑膠的"黑"字, LP唱片也的確有這一些不太為人所皆知的"黑暗面".  或許要正視這些"黑暗面", 才可以比較客觀的來討論黑膠的真正優點.
        (一) 黑膠其實不一定是黑的!  中文翻譯使用的"黑膠"的時間點可能要考據一下, 到底是誰開始使用的. 但我記得早期, 印象中都是使用"LP", 或是"唱片"來稱呼.  用"黑"這個字可能會讓人誤解, 以為所有的vinyl records都是黑色的!  除了少數的例外, 的確"古典"LP大部份都是黑色的, 而"非古典"的領域裡, 被染成各種顏色的vinyl其實是很常見的.
Toscanini的精選集; 暗紅色的vinyl
        (二) LP的版本學.  這個部分, LP的確比CD麻煩許多, 因為不光是不同廠牌之間的音色差異; 甚至同一個錄音, 在同一個公司不同時期出版的差異; 還有同一個錄音在不同公司出版的差異; 同一錄音在同一公司可是不同國家出版的差異 ...等等.  這些保證讓新進入LP領域的朋友抓不到頭腦.  也是因為這些等等的條件不同, 造就了LP唱片複雜的版本學, 以及在二手唱片市場上天差地遠的價格差異.  不過現在在網路上已經很容易找到LP版本詳細的參考資料.  不像我剛開始在台灣買原版唱片, 哪裡知道這些!  找得到想要的錄音就已經縮衣節食買下來, 哪管它是英國版, 德國版, 還是荷蘭版.  到了我研究所畢業開始賣唱片時, 那時的台灣市場就是一面倒的追求英國版, RCA/Mercury, 被美國人牽著鼻子走.  雖然經過了許久, 這樣的"風向"好像還是普遍存在的.  先不論好壞, 其實這領域還是挺好玩有趣的, 甚至當作投資來看, 像如果你十年前就開始投資收藏所謂的"珍版"唱片(像是Decca ED1), 到現在的增值效應其實還是蠻可觀的.
        但就音質的好壞論, 其實這裡頭有許多的學問, 也包含了各個國家對聲音美學的角度的不同, 甚至當時立體聲初期, 各個國家技術百花齊放的結果.  認為Decca/EMI一定非英國版的論調, 其實我一點都想不通, 德國和法國的技術有什麼理由不如英國人?  甚至是美國人?
Horenstein/Mahler Sym. 3 issued by Unicorn & Nonesuch; Which one is better?
Oistrakh/Beethoven VC; SAXF is better than SAX (my point)
Karajan/Mussorgsky; 如同唱片封面的印刷色調不同, 不同時間的刻片也會有些微不同
        討論版本音質差異, 有很多原因.  是否真的是新不如舊?  有個事實是LP燒友不可不查的.  以技術面來看, Neumann於1968年推出經典的刻片頭SX-68, 它的規格不過是40~16kHz.  各位可以想見之前在195x~1968年所發行的LP唱片的頻寬會是如何的規格?  一直要到1974年的SX-74才將規格拉到20kHz!  所以後來再版的早期錄音其實已經是不同刻片頭以及系統下的產物.  甚至後來才有機會利用數位處理來修正早期立體聲錄音的問題.  還有就是TELDEC DMM的技術使得刻片的失真得到進一步的降低.  而這Decca/Neumann刻片系統其實只是當時LP時代的其中一支.  所以玩LP一個比CD還要麻煩的是, LP唱片的差異性太大了, 想要通吃各家新舊唱片是一個黑膠燒友有苦說不出的難處!  要能悠游於各大廠牌, 古典與非古典, 類比與數位, 原版與再版的LP之間, 還要張張都要能大呼過癮的系統幾稀矣!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