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8日 星期四

2014台北圓山音響展最好聽的系統 - The best sounding room of 2014 Taipei audio fair

Avid/Accuphase/Daniel Hertz M7 in 2014 Taipei audio fair
        或許有人會不同意....但這是我的觀點.  現今的high end音響永遠不缺乏天價的系統, 也永遠都會有一再更新的參考(reference)系統, reference之後還會有reference of reference....或是reference I/II/III.....可惜的是, 我晃了好幾圈, 好像都聽不太到真讓人感動, 一坐下來就會讓你一直聽下去的set up (當然我也會有漏網之魚).
M7 is not a big system but what a singer!
        這間台笙Avid/Accuphase/Daniel Hertz的展房, 我雖然參與其中, 但聲音不是我調整的, 我只是一天聽得比一天舒服, 忍不住天天帶LP唱片來趁機享受.  畢竟這也是高出我目前系統價格好幾倍的set up.  唯一用得比較高級的, 就只有我的唱頭London Jubilee比較貴....但這一套以平價Ortofon MC10唱頭為源頭的系統, 卻是打得我的系統抬不起頭來.  回家都提不起勁來聽音樂.
Avid Acutus SP Reference Gold Edition/SME/Ortofon MC10
        不過, 挺有趣的是, 每每放起LP唱片, 這間展房就會開始湧進人潮, 然後我很高興的會看到就是有人會靜靜地坐下來, 至少聽完一個段落才起身離去.  而這一套Avid/Accuphase/Daniel Hertz M7的搭配, 到底迷人在什麼地方?  對我來說, 大至管風琴的雷響, 纖細如鳥鳴般的大鍵琴, 都難不倒它.  自然醇美, 仿佛摸不到雜質的絲絨般華美的中高音域, 讓我重新體會穩定以及避震對LP系統的重要性; 在動態與能量的吞吐和釋放是如此的自然, 如此的不費吹灰之力, 讓我見識優秀, 設計良好的高效率號角系統可以如此的簡單就達成了, 相較於現代多單體, 多音路, 低效率的超高價喇叭系統卻難以完成的, 如現場音樂重播般的感染力.  其豐厚, 讓音樂輕易充滿整個空間的表現方式, 讓人耳目一新.  也讓人反思現代音響是不是走錯了方向.
Close look of 2 ways M7
        M7的簡單二音路設計, 的確是ML返璞歸真之作.  從規格來看, 高音號角的截止頻率大概是落在2k Hz(因為它是短號角設計), 所以幾乎是整個最基礎的樂器發聲頻段(100~2kHz)都是由唯一的12"中低音單體所負責.  也反映了, 許多現代喇叭系統為何需要把這一個主要頻段的重播搞得如此複雜?  又能得到了什麼樣的好處?
        音響展之後, 的確讓我沮喪了幾天...不過還好, 因為試用了新的音響架, 讓我系統的重播能力大舉突破.  也讓之前不太玩這些東東的我吃了一驚....這小小的花費所得到的效果, 如果用台笙展房的系統價值來看....就是我的系統至少增值了好幾十萬...呵呵, 不過這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Lovan Legacy audio rack

2014年8月26日 星期二

勵磁式單體 - Japan GIP Laboratory appeared in TAA2014

Japan GIP Laboratory 3-ways Horn with WE-duplicated field coil drivers
        或許正因為是對我謎一樣的存在, 再加上無預期的出現, 這間光線昏暗的GIP showroom有著致命的吸引力.  其音響用現代的觀點來看, 再加上展場的限制, 的確可以挑出不少的缺點.  小提琴雖然凝聚, 逼真; 但還欠缺一些彌漫的松香味.  老式號角所特有的音染依然可聞.  但只要放對音樂, 的確開啓了我感知之外的另一個世界!  而且那是在我心目中, 落在由靜電喇叭的音質來延伸的直線上.
        由日本精心重刻WE榮光的GIP Laboratory, 在此次TAA 2014的出現的確是一個美好的驚喜.  也讓我一直想聽聽勵磁式魅力的心願得以意外的被滿足.  雖然截然不同於新世代號角的Daniel Hertz M7, 但這是此次TAA 2014音響展中兩套對我有啓示般作用的喇叭系統.



2014年8月21日 星期四

金光閃閃的Avid Acutus SP Reference

TAA 2014 台笙代理的英國Avid旗艦Acutus SP Reference Gold Edition
        今年的Taipei audio fair對我來說是完滿落幕.  因緣際會下, 與這台低調的英國Avid Acutus SP reference有整整四天相處的機會.  隨著音響展的逐漸加溫之下, 我也一天接著一天帶來不同的唱片, 享受這一台與現今高級唱盤不同調的軟盤設計的美好音質.
        現今高級唱盤的設計, 好像除了英國以外, 鮮少進行軟盤的發表.  在我直覺的印象中, 英國以軟式懸吊設計的高級唱盤至少就有Linn, SME還有就是Avid.  到底是軟盤好還是硬盤好?  我原本是偏向硬盤的設計.  但這次Avid/SME V搭配Ortofon MC10所表現出的高貴中高音質, 充滿音樂表情以及活生的表現, 卻是我近來很少在其他唱盤唱臂組合裡可以聽到的.  一顆基本的MC10, 卻在能量的吞吐, 以及細節的表現, 再再勝出我目前使用的Decca Jubilee (當然, 音響展上所搭配的其他系統也是遠遠高出於我家裡的系統).  讓人感覺到, 在Avid Acutus/SME的加持下, 唱頭拾取以及轉換唱片溝槽之中的訊號竟是如此的自然無礙.  其中高音所表現出純淨平順, 絲綢般高貴的質感, 也再再提醒我必須重新思考我目前Opus3 Continuo Jr.對振動的阻絕必須進一步再加強.
        不過, 軟式唱盤的不同懸吊系統如何維持同步水平, 對我來說, 還是一個謎!!  不過, 以Avid Acutus SP Reference來說, 它厚重的轉盤在穩定的狀態下, 或許可以視為一個漂浮於外部振動被隔絕的系統.







2014年8月20日 星期三

遙想公謹當年.... - Historical Furtwangler recordings by Magnetophon

Beethoven Violin Concerto by Erich Rohn/Furtwangler/BPO (1944)
        其實不只是Furtwangler, 當時有太多的音樂歷史剪影, 因為AEG Magnetophon的出現得以用更美好的音質流傳後世.  這張傳奇的歷史錄音, 由當時的BPO首席Erich Rohn與Furtwangler在1944年一月所留下的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的偉大演繹, 也是最近從收藏的Furtwangler錄音中翻出來重新感受當時盤帶錄音的其中一張.
Stereo AEG/Magnetophon K7
        戰時Furtwangler的錄音被蘇聯搜刮一空的故事, 在網路上已經有許多人談及這段有趣的歷史.  這張1944年現場錄音的Rohn/Furtwangler, 按理說, 應該有機會用當時已經出現的Stereo Magnetophon K7來進行錄音.  雖然是mono, 但如果撇開比較高的背景噪音, 已經一掃多數人對早期mono錄音只有中音的印象.  甚至可以說音質還不錯.  演繹上來說, Rohn也因為這張錄音而名流千古了.  Furtwangler在第一樂章猛烈的速度, 不知覺得讓我想起前陣子聽Toscanini指揮的Richard Strauss; Toscanini卻是出乎意料的表情多端.

2014年8月1日 星期五

由盤帶錄音機來看類比錄音的黃金世代~195X; Open reel recorder vs High fidelity analog recordings

AEG/Telefunken Magnetophon M15A/Console 800
        近來研究盤帶機, 主要是想要一探類比錄音技術的最高峰.  在目前使用Decca London Jubilee唱頭所能播放出的高密度音質下, 我不禁好奇, 類比磁帶的記錄與播放到底可以能夠有怎樣的超越以及逼真度.
        事實上, 從磁性錄音的歷史來看, 從最早期的magnetic wire (十九世紀末期)一直到1935年AEG發表第一台商業用K1盤帶recorder, 它們的音質其實一直無法真正超越gramophone recording (78 rpm).  也就是說, 也出乎我意料之外的, 大約在1950年以前, 西方世界的錄音media幾乎都是以78rpm的膠盤方式所保留下來(不管是早期的acoustic錄音和後來的electrical錄音; 德國例外).  而在AEG不斷的持續開發下, magnetophon recorder才得以超越78rpm的錄音, 帶來所謂真正的High Fidelity recording.  當然這被視為納粹德國最高機密的磁帶機技術也要一直等到盟軍1945年佔領德國, 取得當時AEG的機台後, 美國, 英國, 法國和蘇聯才藉由copy AEG的技術發展出自己的磁帶錄音系統.  美國的Ampex也因此誕生.
AEG/Telefunken最後一代的Magnetophon M21
        當然, 對歷史錄音迷值得一提的是, 從1943年到1945年, 德國已經應用Magnetophon技術, 大約留下了250捲珍貴的立體聲(!)盤帶錄音紀錄, 但目前只有三卷錄音得以幸存.  更可惜的是, 我手上都沒有!  它們是Beethoven Emperor concerto/Gieseking/Rother, Brahms Serenade/Last movement of Bruckner Sym. No.8/Karajan以及Beethoven 1st piano concerto/Gieseking/Kubelik.


        因為盤帶機的高傳真, 以及方便使用; 我以為這才真正開啓了類比錄音的黃金時代.  Vinyl也由78rpm, 進化到33rpm long playing的規格.  專業錄音的源頭也由盤帶機正式取代了直接vinyl刻片錄音的方式.  Vinyl只做為大量生產的商業錄音載體.
        事實上, 比較少人注意到, 在早期黑膠唱片的黃金時代, 幾個主要的唱片公司, HMV, RCA, Columbia, Mercury, 以及一些小廠, 都有發行full track (mono)或是in line track (2 track, stereo)的商業7"盤式帶, 做為當時罐頭音樂媒體的最高規格產品.  而且這些早期規格的二軌盤帶, 不同於後來大量生產, 高速拷貝的四軌商業帶, 都是採取低速, 甚至1:1 real time拷貝的方式生產.  也因為高成本以及高單價的因素, 再加上1963年Philip發表更便宜的卡式帶的規格, 這些早期二軌盤帶很快就消失在市場之中.
HMV 1:1 real time pre-recorded tape
RCA 2 track pre-recorded tape
        其實我的盤帶機探尋之旅才正準備起步, 在我的專業Magnetophon M15a還未到位之前, 這些都只是先前的研究功課.  但在研究reel tape規格之中, 反而讓我從另外的角度來思考手上這些195X年的mono/stereo黑膠錄音, 為何有如此"高傳真"的performance.  或許這可以從磁帶的規格來思考.  磁帶錄音的效果, 基本上是取決於磁帶的寬度以及轉速.  早期由於多軌錄音還不夠成熟, 雙軌錄音, 甚至單軌(full track, mono)的狀況下, 反而有更多的錄音訊息得以保存於更大寬度的磁帶空間之中.  此點似乎也可以由一些小廠的作品得到驗證.  因為他們通常以簡單的雙軌錄音, 卻能發行錄音效果驚人的作品.  多軌錄音的方式, 雖然增加了錄音以及編輯的方便性, 但反而限制了每一單軌所能承載的磁性訊息密度.
        不過這些商業發行的盤帶版本, 為了維持適當的播放時間的長度, 以及配合商業用盤帶機的規格, 最高只能採用7.5 ips (19cm/sec)的速度規格.  保存狀況良好的7.5 ips copy, 與調教良好的黑膠來比較, 以目前聽到的感覺, 似乎盤帶並未能有太大的優勢.  不過盤帶的保存以及盤帶機的調整與校正, 對我來說又是一個全新, 需要嘗試的領域.
主流的4 track, 7.5ips prerecorded tape
        專業領域使用的盤帶規格最少是2 track, 15ips (38cm/sec).  事實上, 目前仍然有許多小公司在限量發行此種"類母帶"規格的pre-recorded tape.  最有名的應該就是美國的The Tape Project.  而這些以專業高規格盤帶機, real time 1:1自雙軌母帶對拷生產的產品, 在音質上可以到達何種境界, 才是最令我好奇的!
Out of print; Tape Project 15ips copy